|
三
一个暴雨过后的午后,海风里掺入了淡淡的沙土的味道,天空中的一切杂质全被拭净,一派抒情的蓝。
赫敏来电话了,问能不能带个同学来我家玩,我说可以,热烈欢迎。
十分钟以后我听到了门铃,正是她的声音。又过了一分钟,电梯门开了,赫敏身着番茄色的裙子走出来,头上夹着一个朴素的茶色发夹。“怎么那么久才来接电话?”她指的是门铃,神情里却毫无责备,眼睛依然那么晶莹清澈。“刚才,在穿衣服。”我注意到赫敏身后尾随着一个男孩,他穿着草绿色的短袖和宽大的牛仔马裤,抱一只雪白的猫,刘海齐齐楚楚地盖在额头上,脸上带着清新友好的微笑。
“他是沈欣。”
“你好,沈欣,我是柳浪。”我已经改变很多,不再腼腆了。
“下午好。”猫在他怀里扭着身子,他把它放了下来。
拘束的礼节让我们多少有点不适应。于是,赶紧侧身让他们进屋。
就这样,在二年级暑假的一个下午,我认识了沈欣。
这之前,我早就有沈欣的印象。他在我们小学算是个大名人。
一年级入队的时候,他代表新队员发言。穿着一件白色带领的短袖,深色的长裤,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翻飞,一副奋发有为的样子。声音清亮,还略带着笑意,给人无限的遐想。这个形象在我的心幕上留下了浓重的投影。就是现在梦见他,他也会以这个形象走近我。
那以后他就一直为学校主持各种晚会。最后几乎是理所应当地登上了大队长的宝座。
我妈妈初次见到沈欣以后,也在我面前夸他“长得真标致”。但如果我补充说:“他还是大队长呢!”妈妈就会很不屑:“他爸爸是学校的大股东,他不是谁是啊。妈妈要是有钱,大队长就是你了。”妈妈总是自相矛盾。
现在想来,如果小学时代没有沈欣的加入,那么日子一定会寡了许多味。
赫敏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上初中去了。只有在节假日才能见到她。而与此同时,由于没有了桥梁,和沈欣的来往也少了许多。我复归为“一个人”状态。
直到四年级,我被语文老师推荐到文学社,这才与沈欣有了交集。他在文学社出现也几乎是理所应当的。
第一次,我们在文学社的活动室里碰面。
“嘿,柳浪!”不变的是那个笑容。
“诶,沈欣。”我在他身边坐下了。
那次交流会,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写一篇反对邪教的文章。
沈欣的文章被印在副刊的第一篇。他写得很好,用了很多高级词汇,什么“草菅人命”,被我错读成“草官人命”,后来被妈妈纠正过来——印象特别深。以现在成熟锐利的目光看来,这样的词汇在当年的各大报刊上比比皆是,我还老老实实地用稚嫩的文笔去写,实为精神可佳!
我从四年级起步,走向了权利的颠峰——这样说固然可笑——但我的四年级的确相当辉煌:由一个老百姓提拔为大队委,作文、绘画作品屡屡获奖。这一切都是稳扎稳打得来的,我理应比任何人都自豪。站在四年级的黄昏里,我低头一看: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。
事业上的胜利带给了我更多与沈欣在一起的机会。在文学社活动室,在大队部,在舞台的后台……总有我们辛勤工作的身影。我们都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缺少的那部分,于是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。大家都叫我们——“白银搭档”。(“黄金搭档”属于有暧昧关系的副校长与少先队辅导员。)
四年级的六一节,我期盼着老师会将什么任务交代给我(特别是如果可以在舞台上风光一次),然而一直等到节日的前四天我还没有被召唤,我心里明显感到了失意。沈欣仍旧是主持的不二人选,我跟着他穿梭在舞台后台,帮他整理串联词卡片,提衣服……成了他不折不扣的小跟班。
5月29日下午,雨下得很大,我们举行了六一晚会的彩排,我逃掉了写字课和沈欣一起来到学校礼堂。沈欣把衣服递给我,我们穿过控制室走进化装间,在那里看到了沈欣的主持搭档杜蕾。她已经换好衣服,是一条鹅黄色的公主裙,很漂亮。隔得远远地,她就朝这边喊:“沈欣!沈欣!”
我并不喜欢这个女孩,她的外表自然是无可挑剔,但她性格里的高傲却让我十分反感。譬如,她自以为沈欣是她的人,黏着沈欣撒娇,只要有她在,别人——不管男女——都甭想和沈欣多说几句话。沈欣对此却很淡然,总是用微笑满足她。
杜蕾拉着沈欣的衣角谈笑着一直走到布帘旁边。我把演出服递给沈欣,他就转进布帘后去换衣服。这是一个简易的更衣室,在化装间的一角拉一张布帘,仅此而已。
沈欣更衣期间,我和杜蕾并排呆呆站着,她不住地往布帘里窥探。我忍不住小声说:“喂,你偷窥啊?!”
她紧张地看我一眼,又高傲地把头转过去,没敢往里面看了。
过了一会儿,她问我:“你就是柳浪?”
“嗯。”
她并不想和我多说话,我也是。于是我们没再说话,直到小欣走出来。
演出服很合身,裤子有些紧,使他的两腿显得很细长。宝石蓝的上衣很膨大,脖子上束了一个银色领结,在灯光下熠熠闪光。整体看来很精神。杜蕾有些羞涩地迎上去。沈欣把换下的衣服递给我装进大塑料袋。我跟着他俩走向舞台,无意间看到沈欣内裤的轮廓从那紧绷的长裤上浮现出来,莫名其妙地心里一惊。
彩排很成功,应该承认,他们这个组合是很强大的。
六一节那天,我作为“手拉手”活动的成员陪着一个乡下的男生游园,没有和小欣在一起。只是远远地看他主持晚会还领唱了《七子之歌》,使劲为他鼓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