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宝玉犹恐是梦,忙又将身子欠起来,向脸上细细一认,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,满面泪光,不是黛玉,却是那个?宝玉还欲看时,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,支持不住,便“嗳哟”一声,仍就倒下,叹了一声,说道:“你又做什么跑来!虽说太阳落下去,那地上的馀热未散,走两趟又要受了暑。我虽然捱了打,并不觉疼痛。我这个样儿,只装出来哄他们,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,其实是假的。你不可认真。”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,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,气噎喉堵,更觉得利害。听了宝玉这番话,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,只是不能说得,半日,方抽抽噎噎的说道:“你从此可都改了罢!”宝玉听说,便长叹一声,道:“你放心,别说这样话。就便为这些人死了,也是情愿的!”
挨打后的宝玉依旧痴心不改。此时林黛玉的心情可想而知,是十分心疼的。但又不只是心疼,“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,只是不能说得,半日,方抽抽噎噎的说道:‘你从此可都改了罢!’”这句话十分传神地勾画出了林黛玉的矛盾心理。她既不愿意宝玉挨打受教训,也不愿意逼宝玉放弃自己的生活爱好,同时更不愿意让宝玉跟这些同性恋人继续来往,但作为一个女孩子,这些事情她又不能够大大方方开口说,所以,“半日,方抽抽噎噎的说道:‘你从此可都改了罢!’”这一句,包含了万语千言,百种滋味,可惜,宝玉却毫不为动,“就便为这些人死了,也是情愿的!”这句话,恐怕是句譏语,日后宝玉虽不致死,但却一定生不如死。
与秦钟相比,贾宝玉对蒋玉菡的感情还是有些游戏成分在里面的。富家子弟结交戏子,在古代不算什么新鲜事。当然,作为戏子,如果坚持气节,不肯向达官贵人献身,很难成为“名角儿”的。所谓戏台上的“角儿”都是捧出来的。什么叫捧?换了今天的话说,就是投资,一个演员再有才华,没人肯出钱包装,很难红得起来。过去也是一样,再好的唱腔再美的身段,若是长年累月只一套行头,出出进进无人应承,台上台下无人捧场,这样的演员只能在三线挣扎。即便大师也都有过如此不堪回首的经历,不只蒋玉菡。所以,日后蒋玉菡年老色衰,离开了舞台,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。但他和宝玉、袭人之间的关系,实在是尴尬得很。所谓宝玉的“痴心”,未尝不是一种富家公子的胡闹任性,不论古今,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只有随着环境的改变,这些“痴心”才会慢慢消磨掉,日后宝玉沦落成丐,从人上跌入人下,才会明白:所谓“痴心”,有时候也是物质的产物。平民百姓的日子往往是最健康的,远胜过豪门富户的骄奢淫逸!
贾芸改变了“义父”贾宝玉的最终命运
另外一个对贾宝玉的命运起到关键作用的男人是他的干儿子贾芸。《 红楼梦 》中的贾芸是个上进心强,白手起家的奋斗型人才。从一贫如洗、三餐不继到大观园里的负责花草树木的管事,进而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,这一切都源于他的上进和努力。论起来,这个芸二爷也是个不一般的人物。按辈分,他是贾宝玉的侄子,按关系,他又是贾宝玉的“干儿子”,算是《 红楼梦 》全书中,贾宝玉唯一出过场的“后人”。但从文中来看,这个贾芸和他的“父亲”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又有些非比寻常的暧昧。
第二十六回,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曾和红玉有过这样的对话:“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,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。明儿叫上房里听见了,可又是不好。”这话里,云雨连用,明显带有性暗示的意味。不然李嬷嬷为什么害怕让上房里听见?虽说大观园并不欢迎外人进来。但贾芸是亲戚,而且跟荣国府走动频繁,凤姐不就对贾芸的母亲熟悉得很吗?而且贾芸当时又负责大观园中的花草树木栽种工作。按理说上房即使知道宝玉跟他有来往也没有不高兴的理由啊?除非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光是聊聊那么简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