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2月1日是第21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抑制艾滋 履行承诺”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记者面对面讲述自己的故事,一位从事16年艾滋病工作的医生有怎样的心路历程?确诊艾滋病有哪些程序,在哪里进行……记者为你一一解开谜团。
当提出采访要求时,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拒绝。几经周折,记者联系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李木(化名),他的家人、亲戚和朋友都远在南方,他选择一个人留在这座城市生活。
见面前,记者与李木通了电话,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。电话接通前,欢快的彩铃让记者忐忑的心情稍有平复。当提出采访要求时,电话那端安静了几秒钟,回复说:“好吧。但我不想暴露身份,只想跟你说说我的故事。”
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记者见到了李木,他个子不高,眉清目秀。当听到记者对他愿意接受采访表示感谢时,李木笑笑说:“也许没有人能够理解我们的痛苦,不想被采访不仅仅是怕曝光,而是不愿再回忆以前的不堪。我曾有两年的时间不愿和人接触,不是我偏爱孤独,是怕别人知道实情后抛弃我。事实上,我们都怕被抛弃,希望能被接受和理解。如果所有人都能以平常心对待我们,谁又愿意躲在阴暗的角落呢……”
【患者自述】
网上觅友 缘来是“他”
我今年32岁,染病是在4年前,当时我在南方的一座城市。得病之前,我最喜欢旅游,大学期间就去过全国很多城市,旅游费用都是平时打工挣的,现在想想,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了。可能是性格内向吧,我对女孩子的事一直不感兴趣,大学期间同宿舍的人都交了女朋友,可我一点儿也不羡慕。别人给我介绍,我都是不理不睬。
大学毕业后,我到另一座城市工作。对于我来说,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,陌生的城市、陌生的人。那时候,我已经24岁了,身边的人又开始给我介绍女朋友,妈妈也总打来电话唠叨亲戚家哪个表哥结婚了,哪个弟弟有女朋友了,弄得我很烦。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那么讨厌交女朋友,直到在网上认识了他,我才知道,原来我喜欢的是同性。
因为朋友不多,下班的时间我一般是在网络上打发的。一次,我发现了一个有关同性恋的网页,上面除了文章、图片,还有交友天地。在这里,我认识了在同一座城市的他。他非常爱笑,比我小两岁,我总喊他小乐。和他在一起,我有说不完的话,我发现我们很多地方都很像——喜欢去不同的城市,只为感受不同的气息;喜欢看爱情小说,喜欢凄美的结局……在网上聊了4个多月后,我们见面了。
离开父母 独自远走他乡
“别问我是怎么感染的了,你应该猜到了。”李木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一口。
我们都是无辜的,小乐没有骗我,因为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得了病。他说过,如果知道了自己的病情,是不会害别人的。被查出病后,我几乎崩溃了,想过自杀、报复,但都只是想想。我拼命地在网上搜集相关知识,每天睁开眼睛就只有这一件事。懂的多了,恐惧的心理才慢慢减少,但是我仍旧不敢告诉别人自己的病情。现在,虽然小乐已经不在了,但我还是经常想起他。
又过了两年,我非常想家,就回去了。我想,还是应该告诉父母,毕竟是他们生我养我。可是,他们还是接受不了,我不怪他们。妈妈疼我,让我留在家里治病。在她抱着我痛哭流涕的那一瞬间,我感觉自己真的得了绝症。而父亲和姐姐,却无法接受我。他们不和我一起吃饭,甚至不理我。我再一次离开了家。这次,我选择了北方,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北京,而后又辗转来到天津。
现在,我会定期到防病中心检查。还好,我的身体不错,也没什么不良嗜好,一直没有发病。我想,如果控制好的话,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。有时早上起床后,我会忘记自己的病,但那只是一瞬间。
说出故事 只为收获包容
李木看看手机说:“时间差不多了,我还有别的事,你还有问题吗?”当记者问他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时,李木又笑了。
挺好啊,和小乐分开后,我一直一个人,我不会去伤害别人。现在,我有时会去俱乐部,就是我们这个团体的,我想我还是爱着小乐,和这些朋友在一起只是和他们聊聊天,有时候大家也会出去旅游,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的。也许大多数人歧视我们,但我不在乎,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。我说出我的故事,是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个病,能更多地包容我们。
记者手记
整个采访过程中,李木一直没有提起“艾滋病”三个字。虽然他看上去很乐观,但在内心深处或许还有阴影。李木是第一次接受采访,他说之前也曾犹豫过,后来想了想还是接受了。他和很多艾滋病感染者都有联系,他们有自己的QQ群,在那里聊聊自己的情况和感受。
“闻艾色变”确实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,在我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前也是这样。知道了它的传播途径,见到李木后,就觉得这只是一种病。如果一个人得了感冒,我们会关心他,让他看病吃药;如果一个人患了癌症,我们会同情他,为他寻医问药……那么,如果身边的人感染了艾滋病,我们为什么不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呢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