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昨日,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“安全行为,遏制艾滋”为主题的北京奥运会艾滋病宣传活动上说,“著名的运动员常常是年轻人的偶像,他们可以在艾滋病预防、关怀和支持等社会宣传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。”
事实上,奥运会早就不避讳“性”这个字眼了。最开始在奥运村发放安全套是在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。
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,参赛运动员抵达奥运村后每人都配发了51个安全套(总数约为5万只),但是到奥运会后期组委会仍不得不另外运来2万个救急。在整个奥运会结束前三天,运动员又呼吁增发安全套。
“性”福奥运村
克鲁格奖的获得者余英时有句名言:“和谐开放的前提就是承认不同。”不过,由于文化、历史等各方面的差异,真正要敢于承认不同却是一件难事,比如在对待性的问题上。“食色,性也。”千年前哲人早有此说,况且运动员们身强体壮,精力充沛,对此事,堵不如疏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,提前备好安全套,这是人性之举,也是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中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