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男性间性行为在医界被公认是爱滋(HIV)感染的高危险群,红丝带基金会一项研究指出,国内男同志近三成与人肛交时不使用保险套,口交时不使用保险套的比例更高达六成,从事「危险性行为」的比例高得吓人。
为了解国内男性间性行为(MenhasSexwithMen,简称MSM)现况,红丝带基金会昨天在《台湾爱滋病学会学术研讨会》中,公布这项调查报告。该调查系在二○○四年底,由该会所完成的研究报告。
红丝带基金会企划专员金家玉表示,经过五个月努力,共有四百名男同志接受他们的深度访谈,受访者平均年龄廿五岁、以学生居多,八成坦承同志身分,另一成四则自认是双性恋;在「性角色」的扮演上,逾五成受访者为「○」号,其余则为「1」号。
在进一步更私密的问题部分,多数受访男同志表示最常与人发生性行为的地点在家里;性伴侣更换频率平均约每两个月两人;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网路及朋友。
金家玉说,值得重视的是,虽然医界一再呼吁同性及异性间性行为都应全程使用保险套,但当受访者被问到「过去十次肛交行为有没有使用保险套?」时,坦承连一次都没有的比例竟高达二七%。
明知有感染爱滋的风险,为什么不戴套呢?研究指出,男同志不戴套的理由包括:无法达到高潮、对方不愿意、感觉不好,也有「1」号认为:「因为施比受更有福,所以『1』号比『○』号不易感染爱滋。」
更有高达六成的受访者坦称「与人口交时从来不会,也不知道应该使用保险套!」而除了不知道之外,也有男同志口交不戴套的理由是:戴套口交会勃起困难。
金家玉说,研究也发现,男同志对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的错误迷思有:从事性行为时若手边没有润滑液(KY),婴儿油也可以代替;肛交要戴套、口交则不必;多戴几层保险套可以加倍减少感染性病或爱滋的机率。
「男男、男女口交都该戴保险套,除非可以确认彼此是固定单一性伴侣。」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爱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廖学聪表示。
对于国内男同志「近三成肛交不戴套、六成口交不戴」,廖学聪闻言猛摇头:「实在太危险了!」
廖学聪说,只要有血液、精液的交换,任何管道都有可能感染爱滋,更何况一个人的口腔内就算没有伤口,或多或少也都会有肉眼看不到的黏膜破损,或因牙周病导致牙龈容易出血…等,所以,口交要戴保险套绝非危言耸听。
倒是有些「1」号男同志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奇想,廖学聪表示在学理上确有其根据。
他说,因为肛门不比阴道会有分泌物产生润滑效果,因此男性间进行肛交时,常不慎造成「○」号肛门撕裂伤甚至肠黏膜破损,影响所及,确有相关医学研究认为:「○」号感染爱滋的风险约是「1」号的一.五至三倍不等。
但廖学聪说,一旦较深入了解男性间性行为的文化与模式后就会发现,「性角色」互换在男同志间十分司空见惯,换言之,站在大家都有可能轮流扮演「○」号或「1」号的立场,唯一不变的原则只有全程使用保险套。
另诸如多戴几层保险套更安全,以及可用婴儿油代替润滑液(KY)的谬论,廖学聪说,保险套的材质是塑胶,塑胶与塑胶间产生的摩擦系数会让保险套易破。
|